AI助力!30秒完成白内障初诊
9月10日,广东举行“广东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中山眼科中心专场新闻发布活动,介绍有关情况。本场发布会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外宣一处处长张孝松主持。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邱亚洪介绍,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率先在全国实施“临床研究规范管理”和“提升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两项国家试点工作。目前,省临床研究“技术指导与服务支撑、监督、机构内部管理、人才培养”四大体系已建立完善。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登记备案的临床研究项目近5万项,已获批干(体)细胞临床研究项目30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临床研究每年分级分类培训上万人次。
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享受与科研机构同等创新转化政策,相关条款已纳入新颁布实施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在全国率先开展医药成果转移转化和医疗技术经理人培训。探索开设“创新转化门诊”,提供全链条的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服务。设立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基金,搭建省级转化平台,建立优秀成果转化库。印发《广东省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目录管理指南》,在全国率先取消医疗机构药品配备总品种数限制,及时优化调整药品目录。积极推进卫生健康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联合省药监局扩大“港澳药械通”实施范围,目前已指定医疗机构达45家,实现大湾区内地9个地市全覆盖,累计引进港澳已上市药械品种125种,惠及患者万余人次。聚焦医疗卫生机构成果转化难点堵点问题,省卫生健康委牵头、11部门联合发布11条举措,支持广州、深圳两个试点地区高水平医院享受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同等创新转化政策的待遇。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介绍,中山眼科中心通过干细胞技术实现婴幼儿晶状体的功能性再生,成果入选当年“全球医学八大突破进展”。首批接受再生手术的患儿术后随访已近10年,远期视力达到健康儿童水平的比传统手术组高了30%,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30%以上。
在新药研发方面,针对早期白内障患者需求,研发全球首个能够逆转白内障的眼药水。针对青光眼患者用药需求,自主研发新型抗青光眼新药,打破了国际垄断,目前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临床研究转化为防治方案上,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通过循证研究率先发现:每天增加40分钟的户外活动,就能有效降低1/4的近视发生风险。这一简单、免费、高效的“中国方案”,被写入全球近视防控指南。针对现代社会常见的干眼症问题,创建“笑的训练”行为疗法,无需药物,在家就可以完成训练。针对致盲、致死性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建立了高危患者的术后预防性化疗疗程减半的新方案,保证生存率的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以及经济负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研发5G智能眼科巡诊车,把三甲医院的“专家级”服务送到家门口。自主研发白内障人工智能云平台,可在30秒内完成白内障初诊,准确率超过97%。基于国产算力,自主研发ChatZOC眼科大模型驱动的数字医生,几分钟就能采集患者体征、视力,准确判断患者病情。研发婴幼儿视功能智能筛查技术,该技术已经入驻广东省卫健委小程序,落地医院、社区等12个场景,覆盖广东、北京等地,累计服务已经超过1.6万名婴幼儿,使新疆等偏远地区筛诊覆盖率从原来的0提升至83%。联合黄凯教授团队研发高精度眼科手术机器人,目前已完成61例手术实验,并将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开展首例远程视网膜手术。今年底,将在新疆塔县实现“中国眼科飞行医院”首飞,为高原偏远地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高水平眼科诊疗服务。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凯表示,手术机器人具有高精度、强稳定、低时延的特点,能够模拟和替代人手操作,过滤人手震颤和抖动,并通过5G通信技术实现跨时空限制的高精度手术操作,是医生更亮的眼,更稳、更长的手。区别于其他腹腔或骨科类手术,眼底手术特性是亚毫米约束空间,微米级操作精度,这些精度要求是目前腹腔或骨科类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所不能达到的。
眼科手术机器人目前末端精度达3~5微米,远心运动的精度在100微米以内,可以满足眼科手术要求。同时,考虑到眼科手术室仪器多、空间小的特点,在机械设计及系统设计上不断地优化,设计最小巧轻便的手术机构,使机器人可以在不需要改变现有手术室的情况下实施机器人辅助手术。在2023年团队已完成全球首例5G远程动物视网膜下注射实验。目前,正在开展多中心的注册临床试验。高精度眼科手术机器人的出现,解决了手术难度和精度问题,辅助医生完成如视网膜下注射等极其精细的操作,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成功率。借助5G技术,专家可远程实施手术,拓宽优质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生、产业化工作组秘书肖薇表示,由中山眼科中心自主研发的智慧移动平台,目前已完成了第二代的升级。第一代是5G智能眼科巡诊车,搭载专业眼科检查设备,通过与云端智慧诊疗预测平台相结合,可以在15分钟内筛诊九成以上常见眼病。第一代巡诊车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累计运营超30万公里,覆盖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108个城乡地区,为超22万人次提供高质量眼健康筛查服务。
在近三年的一线服务中,筛查仅是第一步。在充分总结第一代巡诊车广覆盖经验的基础上,团队研发了集“防-筛-诊-治”为一体的第二代智慧移动平台——慧眼移动医院,除筛查之外,创新集成了治疗终端,可以提供眼前后段激光、干眼理疗等治疗服务;同时新增数字医生上线,可实时互动解读检查报告,真正实现“一站式”眼健康服务闭环。未来将持续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与各级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常态化巡诊机制。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科教授吕林表示,中山眼科中心在眼底病诊疗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核心成果涵盖三大方向。在诊断标准化方面,率先应用现代影像技术,对复杂眼底病进行分级,制定了眼底病的“标准参考手册”,该项创新提升了眼底病的诊断水平,成果已成为国际诊断依据。在术式革新方面,针对视网膜脱离传统环扎术需永久“勒紧”眼球导致变形的缺陷,首创革命性“可松解环扎术”。新技术改进了传统手术的弊端,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让手术更安全、更舒适,被国际权威评价为 “近二十年视网膜外路手术最重大进步”。在原创方案方面,攻克了高度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这一世界难题,开创“新式黄斑兜带术”,帮患者保住视力,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吸引了美、英等多国专家专程来华学习。
目前,这些新技术已在广东率先开展,并逐步向全国推广。通过理念、技术、材料的协同创新,过去无法开展的手术现已可行,原有手术则实现更安全、更有效的升级,最终让患者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四川、河南、江西、陕西等多个省份首富今年换人,其中还有两位“85后”!什么信号?
纳指、标普收盘创新高!甲骨文大涨近36%,市值暴增约1.78万亿元,联合创始人身家超马斯克成新首富!原油上涨,黄金下跌
特朗普授权开火!10架F-35A随时开打!委内瑞拉20架歼10C来不及了